中国留学生自述:斯坦福毕业后,我打三份零工来维持在美合法身份
在完成斯坦福大学的学业后,中国留学生王可欣(Emma Kexin Wang)并没有迎来一份光鲜亮丽的硅谷工作,而是踏入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现实:投出上百份简历却屡屡碰壁。为了维持在美合法身份,她不得不同时打三份工。
移民身份、个人理想与生活成本,在她身上汇成一道高压的现实剪影。
不久前,王可欣在《商业内幕》上发表文章,讲述她的在美就业困局。
王可欣在一篇领英帖子中说:“这篇文章记录了我过去六个月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经历,以及签证担保带来的焦虑,还有在这些不确定的时期,回归基本、放慢节奏、专注于阅读与写作的必要性。“
领英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4年,王可欣在斯坦福大学读英语专业,并于去年12月底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以下是该文章原文译文:
去年12月,我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了英语学士和硕士学位。如今,我已经投了100多份工作申请,做着三份兼职,住在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却始终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做什么。
毕业前三个月,我开始了艰苦的申请流程。我申请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和写作等职位。我甚至申请了大型科技公司的入门级职位。
我对几乎所有的简历都进行了个性化处理,(大部分)没有使用ChatGPT撰写求职信,进行了公司研究,并为收到的少数简历准备了几个小时。
但什么都没起作用,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我仍然在努力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
我一直努力寻找一份能够为我办理工作签证的工作
我的国际身份一直是求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我目前在美国持有学生签证延期[许可],即OPT,这意味着我可以合法在美国工作一年,无需工作签证担保。但我需要在OPT开始后的60天内找到工作。
研究生毕业两个月后,我开始感到恐慌。我的OPT中的60天失业期正在倒计时,我担心自己会被遣返回国。
有一天,我向朋友抱怨这一切,并询问他们的工作进展如何。他们给我看了他们公司的网站,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我仔细看了看,说:“我可以写得比这更好。” 这就是我向CEO提出的建议。一周后,经过两轮面试,我被聘为他们的第一位营销实习生。
第一份工作的三个月转瞬即逝。我被抛进了科技的世界,人工智能、B2B、CRM,以及其他越来越令人沮丧的缩写词。这很艰难,也很令人困惑。
实习期间,我还是申请了其他职位。尽管我的经理多次口头承诺,但我知道这家初创公司不会雇佣我全职工作。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
这意味着又要开始找工作,重新面对时间的流逝
离开实习岗位后,我振作起来,给自己一天时间哭,然后又开始了新的循环。我订阅了至少十几个求职网站,在领英上关注了Z世代的职场网红,并向资深科技作家寻求建议和安慰,在心里默念着他们的话:“经济不景气。这不是你的错。”
一个职业博客上的建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公开创作、写作和记录。于是,我注册了一个TikTok账号,给自己贴上“科技圈非技术人员”的标签。我公开分享了我的求职历程。我还开始在领英上发帖,其中一篇关于我求职困难的帖子获得了一些热度。
现在,我的三份兼职工作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它们暂时能让我在美国保持合法身份。我利用斯坦福大学录取的机会,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帮助学生撰写大学申请文书。我凭借英语学位在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担任论文编辑。此外,我还在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担任文案。
找工作让我很痛苦
在这六个月里,经历了失业和半就业的各个阶段,我经历了一系列的情绪:突然爆发的动力和干劲,对一个职位感到兴奋,但每次被拒绝后,每次“感谢您抽出时间”后,总是以沮丧告终。
最难的是告诉家人,他们总是担心,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尽力装作若无其事,告诉他们那些小小的成功,但他们永远不知道我内心深处究竟有多疲惫,有多羞愧。
过去八年在美国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如果我连一份不欠债的全职工作都找不到,这些学位还有什么用?
我在X和TikTok上开玩笑说失业,也同情那些处境相似的斯坦福毕业生。但随着高昂的房租蚕食着我的积蓄,随着我的医疗保险到期,我一天比一天焦虑和沮丧。
我已经一个月没找工作了。我觉得我应该重新开始,因为离我需要公司担保工作签证只剩六个月了,但我实在没办法。
在金钱和移民的压力下,我忘记了自己为何花了四年时间攻读两个看似毫无用处的英语学位:批判性阅读,用心写作,以及最重要的,创作,讲述故事,寻找社群。即使在这样的时期,我也在努力重新实践对故事的热爱。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