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彻底踏空!错失翻倍中概股
随着中概股近期的接连上涨,中国资产再度成为国际资本的疯抢对象。
对此,投资大佬们的反应不一,例如由瑞·达利欧领导的桥水基金,意外地在二季度“多翻空”清仓中概股,很有可能踏空这波行情。
另一方面,以做空闻名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大佬迈克尔·伯里,却反手大量买入中概股,加入了强调“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投资大佬大卫·泰珀的阵营。
蔚来两个月接近翻倍
上周五,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收高2.73%,自7月初以来涨幅超过8%。相关个股普遍上涨,仅少数个股收绿。
在上涨股中,名创优品和蔚来分别暴涨20.25%、14.44%。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上涨4.11%、拼多多上涨4.15%、台积电上涨2.49%、京东上涨2.25%。
从7月开始的第三季度表现来看,蔚来遥遥领先,不到两个月时间已暴涨90%,其次是名创优品48%。大型股中,拼多多表现最佳,涨幅达到24%。
桥水基金卖早了
从中概股近期的辉煌表现来看,由瑞·达利欧(Ray Dalio)领导的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有很大概率踏空此轮行情。
8月15日,据提交给美国监管机构的13F文件计算,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基金在二季度已全部清仓其持有的约16只中概股和两只专注于中国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总价值接近15亿美元。
文件显示,今年4月至6月期间,桥水基金出现大宗抛售,清空了570万股阿里巴巴、280万股京东以及200万股百度,转而大幅增持英伟达、Alphabet和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
其他被桥水基金清仓的中概股还包括拼多多、蔚来、携程、百胜中国、奇富科技、贝壳控股等。
这一消息被曝出后,引发市场震动,因为长期以来,桥水基金都是以积极投资中国资产、长期看好中国而著称。此次清仓被解读为桥水基金对中国资产采取避险立场。
桥水基金由现年76岁的亿万富翁瑞·达利欧创立于1975年,多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国投资。达利欧上个月出售了他在桥水基金剩余的股份,现任美国桥水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导师、董事会成员。
2018年6月,瑞·达利欧的桥水对冲基金完成备案登记,正式成为中国境内私募管理人。此后其在中国的管理资产迅速增长至约500亿元人民币(69.6亿美元)。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显示,瑞·达利欧身家140亿美元,排名第187位。
不知道如今瑞·达利欧看到中概股的集体大涨,会不会因为错过蔚来接近翻倍的行情而后悔?
迈克尔·伯里“空翻多”
然而另一方面,同样是投资大佬,好莱坞电影《大空头》中的主角原型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靠着二季度加码中概股大赚了一把。
同样是根据本月中旬的监管数据显示,二季度时,迈克尔·伯里将一季度大量买入的多只中概股看跌期权,全部转换为看涨期权,显示出对下半年中概股的强烈看好。
这些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携程,前三者的市值占到迈克尔·伯里投资组合将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时迈克尔·伯里对中概股的未来表现并不看好,当时他进行了激进的操作,大举买入上述中概股的看跌期权。
此次迈克尔·伯里戏剧性地“空翻多”,有观点认为他觉得中概股估值已经触底,看好未来的结构性机会。
迈克尔·伯里现年54岁,曾担任斯坦福医院住院医师。凭着自己对金融投资的爱好,他于2000年创立了对冲基金Scion Capital(现更名为Scion Asset Management)。
2005年,迈克尔·伯里开始关注美国次贷市场。通过分析2003年和2004年的抵押贷款,他准确预测房地产泡沫最早会在2007年破灭。
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迈克尔·伯里旗下的对冲基金以6亿美元的规模为投资者赚了7.5亿美元,从此一战成名,被誉为华尔街传奇人物。
大卫·泰珀心态犹豫
在大卫·泰珀(David Tepper)方面,他对中概股的态度没有上面两位那么激烈和干脆,而主要以调仓为主,体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
上周的13F文件显示,大卫·泰珀旗下的对冲基金Appaloosa Management LP对中概股持仓进行了调整:减仓阿里巴巴超过20%,至710万股。
但是,该对冲基金仍持有阿里巴巴超过8亿美元,为第一重仓股。
另一方面,大卫·泰珀还将京东的持股减少了13%,百度的持股减少了19%,拼多多的持股减少了50%以上。
以拼多多在近两个月大涨24%的表现来看,大卫·泰珀也少赚了很多。
大卫·泰珀现年67岁,分别在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高盛工作多年。
1993年,大卫·泰珀创立了Appaloosa Management LP,以收购不良债券和陷入困境的金融股票赚取了巨额利润,被誉为“抄底王”。
大卫·泰珀长期看好中国资产,曾豪言“买入一切中国资产”。他在2024年大力增持中概股,并赚得盆满钵满。
《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显示,大卫·泰珀身家213亿美元,排名第106位。
下半年,中概股能否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呢?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