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09月15日
+
订阅

华尔街一夜变天!科技七姐妹,已变十巨头

更新于2025-09-15 17:24

近日,一次跨时代的暴涨,让美股“七姐妹”(Magnificent Seven)这个传统概念瞬间过时。

如今,华尔街一个新名词“十巨头”(Ten Titans)已经横空出世,而新加入的“三强”各有各的长处。

华尔街“十巨头”问世

上周三,甲骨文(ORCL)震惊全球,当天其股价跳空暴涨36%,总市值一天暴增2467亿美元。也让其联合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的身家短时间内超过马斯克,当了几分钟的世界首富。

值得注意的是,盘中甲骨文最高涨幅超过43%,总市值一度高达10081亿美元,差一点成为又一位“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即使经历了上周四和上周五的连续回调,甲骨文的总市值仍然保持在8000亿美元之上。

考虑到此前股价同样连续大涨博通(AVGO)和奈飞(NFLX),于是,华尔街的又一个耀眼概念——“十巨头”——横空出世。

这“十巨头”除了此前的“七姐妹”(英伟达(NVDA)、微软(MSFT)、苹果(AAPL)、亚马逊(AMZN)、Alphabet(GOOGL)、Meta Platforms(META)、特斯拉(TSLA)之外,新加上了上面提到的甲骨文(ORCL)、博通(AVGO)和奈飞(NFLX)。

它们是按市值计算的10家最大的增长型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占到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市值的38%。

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市值为54万亿美元,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8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2024年的数据,美国股市总市值为62万亿美元。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股市,2024年的市值为11.75万亿美元。

因此,仅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市值就比中国股市高出4倍。其中“十巨头”的市值就是中国股市总市值的两倍,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美股“七姐妹”的提法诞生于2023年,美国银行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发明了这个标签,用来强调这七家公司引领AI领域前进的推动作用。

至于美股“十巨头”的概念,大约是由美国私人金融和投资咨询公司Motley Fool(杂色傻瓜)于今年8月中旬提出,然后迅速在华尔街引发共鸣。

甲骨文“转型”成功

甲骨文的暴涨源自其于9月9日公布的“炸裂”式季报。

甲骨文表示,其云基础设施(OCI)部门收入预计在2026财年增长77%,2027财年增长78%,2028财年增长128%,2029财年增长97%,最终在2030财年达到1440亿美元的规模。

如果这些预期能够实现,甲骨文的云业务规模将远远超过其传统的数据库服务,相当于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在6月份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益报告中,甲骨文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兹大胆宣称:“甲骨文不仅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云应用公司,而且还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公司之一。”

这意味着甲骨文将从亚马逊网络服务、微软Azure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云等其他主要云基础设施公司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正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已飙升至47%,接近一半。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Meta(35%)及三大云计算巨头——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均不到24%)。

目前,甲骨文拥有23个云数据中心,未来12个月还将新建47个,也就是说几乎每周都会新建一个。

这个数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意味着在短短5年间,甲骨文就从一家增长缓慢的数据库服务公司,转型为一家快速发展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和软件服务公司,也意味着它正式攻破了三大云计算巨头的“护城河”。

9月10日,有报道称,甲骨文已与OpenAI签订了一份价值3000亿美元的合同,该合同将于2027年生效,为期约五年。

98%的《财富》500强企业都以某种形式捆绑使用了甲骨文的集成云、数据库和企业软件。

总体来看,云服务收入暴增+巨额订单+大客户支持,让市场对甲骨文的未来充满了想象。

与其预期市盈率48.2倍相比,甲骨文的股价涨幅遥遥领先,年内涨幅已经达到77%,绝对可以在“十巨头”中占得重要一席。

博通“挖英伟达墙角”

虽然甲骨文的预期市盈率已经足够高,但与博通(AVGO)相比还是不够看。华尔街普遍认为,博通的预期市盈率高达惊人的54.8倍。

上周,博通的股价同样暴涨创出历史新高,总市值超过1.7万亿美元,年内涨幅达到56%。原因是一起疑似“挖走英伟达重要客户”的事件。

博通最近的财报中披露,公司获得一位新客户,订购了价值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消息发布后,市场认为该客户是英伟达的长期合作伙伴OpenAI,因此博通的股价因为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大涨。

长期以来,OpenAI一直依赖英伟达现成的GPU进行计算密集型操作。但随着AI模型规模和复杂性的激增,如何提高效率并且降低成本,定制更具有针对性的AI芯片成为大型公司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博通在专用集成电路 (ASIC) 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完美地提供定制AI芯片的解决方案。与通用GPU相比,博通的客户定制加速器XPU功耗最高可降低50%,封装尺寸也更小。

与通用GPU不同,XPU是根据AI模型的独特数据和工作负载量身定制的芯片。有消息称,博通的XPU初始原型已在测试中,预计将于2026年全面部署。

如今,GPU约占全球AI芯片收入的80%至90%,XPU约占10%至20%。预计到2030年,XPU的市场收入份额可能接近25%或30%。而且,由于XPU价格更低、销量更大,它们在单位出货量中的占比也可能大幅提升。

预计到2030年代初,AI加速器的总目标市场将达到3000亿至4500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年将有750亿至1000多亿美元从GPU转向XPU。

这,无疑是博通成为“十巨头”之一的底气所在。

“现金奶牛”奈飞

与甲骨文的转型成功和博通“挖墙角”不同,奈飞是以其“现金奶牛”的稳定性著称。

奈飞年内涨幅33%,股价在7月初创出历史新高,华尔街给出的预期市盈率为52倍,比甲骨文更高。

奈飞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约16%,达到111亿美元,营业利润则飙升45%,达到3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去年的27%升至34%,反映了会员数量的健康增长和定价策略的合理调整。

自由现金流也保持稳健,奈飞最近一个季度创造了23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第一季度为27亿美元,年初至今约为49亿美元。

管理层还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预计2025年营收约为448亿美元至452亿美元,高于之前的目标435亿美元至445亿美元。

过去十年,奈飞的商业模式基本保持不变,而是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奈飞近期最大的变化在于其内容支出、内容营销方式的精进,以及提升其整体内容成功率。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严厉打击密码共享,这一举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奈飞的广告赞助套餐正在推动新注册用户,从而加速收入增长。

在5月份的预售会上,奈飞表示,其广告支持计划目前覆盖超过9400万月活跃用户,随着格式和工具的改进,奈飞拥有了可观的受众群体,可以实现稳定盈利。

华尔街新的“十巨头”冉冉升起,一方面意味着AI对资本预期的推动作用已经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金流”仍然是公司盈利的重要底线。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