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10月27日
+
订阅

中概股“炒币”一天暴涨24倍被停牌,香港老板果断“删号跑路”

更新于2025-10-27 17:43

近日,多只中概股因涉嫌操纵股价被纳斯达克暂时停牌的消息震动投资圈。

其中一只停牌近1个月仍未复牌的中概股——来自香港的QMMM Holdings (QMMM.US)——更是具有典型的“杀猪盘”特征:

首先放出消息要花1亿美元购买加密货币;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宣传拉抬,导致暴涨20多倍;接下来股价暴跌之后,公司直接“跑路”,办公室人去楼空。

值得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此次对中概股的集中打击,正是响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跨境特别工作组重点打击外国公司证券欺诈的承诺。

四只中概股先后被停牌

10月18日,纳斯达克官网发布多条股票暂时停止交易公告,其中包括三家中概股:Etoiles Capital (EFTY.US)、Pitanium Limited (PTNM.US)、Platinum Analytics (PLTS.US)。

这三家中概股的交易暂停时段均为10月6日至10月17日,但至今均未复牌。

纳斯达克指出,这三家中概股均存在明确迹象,显示有部分身份不明人士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向投资者积极推荐买入股票,旨在人为推高股票的市场价格及交易活跃度,涉嫌构成市场操纵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中概股均是今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且主要业务均在香港。

不过,与另一家在此前被停牌的中概股相比,这三家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就是主营业务同样来自香港的QMMM Holdings Limited(QMMM.US)。

9月30日,SEC发布停牌公告,称QMMM可能存在操纵行为。这些操纵行为由身份不明人士通过社交媒体向投资者推荐购买QMMM证券,旨在人为抬高QMMM证券的价格和交易量。

QMMM的停牌时间是9月29日至10月10日,但至今仍然未能复牌。

单日暴涨24倍

QMMM的“涉嫌操纵”行为,与其单日股价突然暴涨有关。

9月9日,QMMM以14.95美元/股高开,之后逐步开始拉升,尾盘出现暴涨,一度摸到的303美元/股,最高涨幅达到恐怖的2393.79%(接近24倍)!

最终股价有所回落,以207美元/股报收,涨幅仍然达到了1736.7%(超过17倍),总市值从前一天的6.4亿美元一夜暴增到118亿美元,成为了轰动华尔街的“大妖股”。

甚至有网友将QMMM列入股价暴涨的垃圾公司零元俱乐部(Zero dollar club)名单第二名。

QMMM的暴涨源自它前一天发布的公告,宣布将投入1亿美元巨资购买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Solana(SOL),声称要“整合AI与区块链,打造新一代加密生态”。

不过,这一投资与QMMM的主业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QMMM成立于2005年,是来自中国香港的数码媒体广告服务、虚拟化身及虚拟服装技术服务公司,于2024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4美元,IPO募集金额860万美元,发行市值6850万美元。

QMMM于2022年7月在开曼注册,公司业务主要通过香港的两家子公司ManyMany Creations和Quantum Matrix。公司声称,在500多个商业活动中使用了互动设计,动画,虚拟技术,并与国内外大型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世界著名游乐园、国际顶级运动服装和鞋类品牌、奢侈化妆品和国际品牌合作,在香港进行广告和创作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QMMM在2023年和2024年已连续两年亏损。

一个亏钱的广告公司掏1亿美元投资加密货币搞AI生态,靠谱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香港公司跑路

QMMM暴涨之后的第二天,炒作的资金估计出货成功,跟风的资金也回过味来,股价出现大跌。当天的跌幅高达47%,前一天买入的资金至少被腰斩。

在被SEC勒令停牌时,QMMM报119.4美元/股,对比暴涨前的股价仍然属于天价。

更加离谱的是,QMMM暴涨之后监管介入,公司似乎已经直接“删号”“跑路”了。

据媒体报道,记者走访QMMM位于香港铜锣湾天后的注册办公地址时发现,该办公室已人去楼空。邻近公司的员工证实,QMMM及其旗下制作公司在此办公多年,但已于9月突然搬离。

当记者致电QMMM创始人桂滨(Kwai Bun)求证时,对方立即挂断电话。与此同时,公司的官方网站和所有社交媒体账号均已关闭,桂滨的个人Instagram也转为私人状态。

QMMM的这场闹剧,被很多投资者称作是“第一家跑路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讽刺其模仿了微策略公司大量持有比特币的成功模式,却最终走向了欺诈的深渊。

微策略公司的成功是来自一种名为“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的叙事,利用投资加密货币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润和股价,从而将传统资本市场与新兴加密世界紧密相连。

赵长鹏呼吁第三方监管

QMMM在加密货币市场上兴风作浪,也引发了前华人首富、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的关注。

赵长鹏在X上写道:“所有DAT公司都应该使用第三方加密货币托管机构,并让投资者可以审查其账户的设置流程。”

他进一步表示,这将是其关联投资机构Yzi Labs未来投资任何与BNB相关的DAT项目的先决条件。

赵长鹏指出了QMMM问题的核心:如果一家公司声称购买了大量加密货币,但这些资产却存放在无人监管的自有钱包中,那么投资者如何能够知道公司是否真的购买了加密货币或者只是吹牛呢?

只有第三方托管和独立的审计,才能保证涉及加密货币投资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从而杜绝QMMM这样的骗局。

实际上,美国监管机构也在行动。SEC与金融业监管局(FINRA)早已对超过200家宣布将加密货币作为核心策略的上市公司展开调查。调查人员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公司在正式公布其“加密财库”策略之前,其股股价和交易量便已出现异常飙升。

中概股处境或更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QMMM的风波之后,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的处境可能更为艰难。

近年来,中概股遭遇“杀猪盘”的案例日渐增多,引发了监管机构和媒体的严重关注。

6月,WSJ曝光了多起中概股“杀猪盘”案例。

8月,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长文,揭露了多达七家涉嫌“杀猪盘”的中概股。

9月,美国监管机构展开大动作,纳斯达克发布上市新规,将中概股上市门槛大幅提高。

SEC新成立跨境特别工作组(Cross-Border Task Force),专门打击外国公司的证券欺诈行为。

10月,SEC和交易所对多只涉嫌哄抬股价的中概股实施停牌。

这一切都证明,在美中博弈的背景之下,中概股需要应对更为严格的上市标准和实时监管,提高自身的经营实力,遵守美股市场的交易规则和法律法规,才是走向海外市场的必备素质。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