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11月06日
+
订阅

华尔街著名“崩盘指标”连续两天出现!曾成功预测四次泡沫破裂

更新于2025-11-06 14:46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愈演愈烈,投资者们正竭力寻找股市回调可能即将到来的蛛丝马迹。而数据中心支出的不断攀升、日益循环的交易模式以及供应商融资的盛行,加剧了人们对当前股市科技板块过度集中的担忧。

尽管如此,华尔街分析师仍然认为股市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大型金融机构也预测未来会有更多涨幅。但当投资者察觉到市场可能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格外警惕。

而上周四和周五,他们就接连收到了著名“崩盘指标”的两个信号。

这一“崩盘指标”被称作“兴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由吉姆·米卡于1995年创立。这一指标的生效依赖以下三个数据:

1、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必须高于50个交易日前的数值;

2、纽约证券交易所每日创下52周新高和每日创下52周新低的股票数量均超过阈值(建议阈值为2.8%);

3、麦克莱伦振荡指标为负值。

据说“兴登堡凶兆”曾预示了1987年、2000年、2007年和2015年的美股崩盘,因此在“非主流”分析师中颇受欢迎。

据彭博社报道,“兴登堡凶兆”在10月底两次闪现,预示着“未来40天内将出现严重下跌”。

这也是自2025年3月3日以来,“兴登堡凶兆”首次出现。而3月3日之后几天,由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新的“紧急权力”关税,美国市场开始下跌20%。

不过,市场表现也证明,“兴登堡凶兆”并非绝对精准。虽然该震荡指标旨在标记市场风险和偏差(有时会导致市场下跌),但有时却根本不会出现下跌。

但该指标多次出现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尤其考虑到触发警报所需的条件。

近年来,一些人对该指标进行了解读,并赋予了其独特的意义。

彭博社对“兴登堡凶兆”采用了一套略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10周移动平均线上升;新高和新低股票的出现频率超过上市股票总数的2.2%;麦克莱伦振荡指标为负值;以及新高股票出现次数小于或等于新低股票出现次数的两倍。

在许多情况下,市场在回调之前至少持续上涨了三个月。根据SubuTrade.com的分析,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市场真正经历了大幅下跌。

不过,鉴于科技股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兴登堡凶兆”可能预示着市场内部正在出现问题。

所谓“市场内部”,指的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之外的市场情况。周一,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了0.46%和0.17%。与此同时,58.4%的美国股票出现下跌。

更糟糕的是,还有更大比例(61.2%,即3391只股票)的股价低于其5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超过49%的美国上市公司股价已经低于其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这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市场顶部的这种强势与市场其他部分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在观察消费类股票时尤为明显。其中一些股票中的趋势,与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的走势如出一辙。

尽管如此,许多分析师认为这次的情况可能真的有所不同,他们指出微软和Alphabet等科技巨头实力雄厚、盈利能力强,是当前人工智能热潮中的重要参与者。

不过也有反对者,他们警告说现在正是令人担忧的时候。周一,像迈克尔·伯里(因电影《大空头》而闻名)这样的名人投资者甚至做空了Palantir和英伟达这两支热门人工智能股票。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