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品在香港继续0关税!“购物天堂”有望复活
4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中透露:“香港会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资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动。”
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是单独关税地区,一直以来,香港对所有进口货品包括来自美国的产品都不设关税。
这意味着香港也不会跟随内地向美国加征34%报复性关税。
此外,由于香港不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而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内地需缴纳34%的额外关税,未来在香港购买美国商品可能存在显著价格优势,这种价差或将刺激更多内地游客赴港采购美国商品。
图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中,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中国政府在随后宣布反制措施中,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亦加征34%关税。
据香港《信报》报道,在此情况下,香港的“购物天堂”招牌有机会复活,包括吸引美国旅客来港购买iPhone、相机、波鞋,亦能向内地民众销售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机等made in US产品。
举例说,一部在中国生产的苹果iPhone 16 Pro Max(1TB储存容量)手机,现时在美国价格为1599美元。但在最新对等关税措施后,据投行Rosenblatt Securities报告测算,假若苹果把额外关税成本全数转嫁至消费者,该手机的售价将增至2300美元,即是大幅加价43%;即使只是“半数转嫁”,该手机亦将加价至1950美元,涨幅约22%。
作为比较,同一款手机现时在港售价为13599港元,约合1748美元,较美国略贵约9.3%。但在最新关税措施后,由于这部made in China手机销售来港免征关税,理论上毋须加价销售,届时在港售价将比美国便宜10%至24%(假设美国定价介乎1950至2300美元)。
同样道理,其他在中国生产的相机、手提电脑等产品,以及越南的Nike波鞋、孟加拉的Levi's牛仔裤,甚至是瑞士名表(美国向瑞士征收31%对等关税),皆可免关税来港销售。正如独立股评人Webb指出,在此情况下,香港对美国旅客的吸引力可望大增。毕竟这些旅客来港买一部手机、一隻錶、两对波鞋所节省的金额,很可能已超过机票和酒店费用,显得甚为划算(除非特朗普继续出招,进一步限制美国人访港)。
另一边厢,由于港府不跟随内地向美国加征34%报复性关税,这意味内地民众来港购买made in US(原产于美国)货品仍可享受免税优惠,例子包括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机,以至于新奇士橙、USDA Prime牛扒、波士顿龙虾等等。届时部分港人继续北上购买廉价国产日用品,深圳的高收入人士则南下香港购买美国货品,有利于促进港深两地经济健康循环。
《信报》同时表示,在免关税以外,香港同时也不设消费税和增值税,加以汇聚世界各地品牌货色齐全,对于购物旅客确实甚具吸引力。早于1980年代之前,香港已凭这些优势成为购物天堂,吸引很多欧美及内地旅客来港扫货;但后来内地市场逐步开放,再加上本港租金高昂、人力短缺、服务欠佳等因素,令“天堂”招牌日渐蒙尘。可是在关税战趋势下,香港作为免税自由港,购物天堂有机会复活,可说是意外的机遇。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