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北美第一家店来了!但贸易大战或影响IPO
在中美关税战不断升级之际,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也面临大麻烦。3月2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递交IPO招股书的霸王茶姬,或许没有选对时候。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纳斯达克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股票代码 "CHA"(茶的拼音)。若成功上市,霸王茶姬将成为首个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茶饮品牌,开启中式茶饮全球化新纪元。
霸王茶姬计划2025年春天在洛杉矶Westfield Century City购物中心开设北美首店,同步启动 "100国30万就业150亿杯" 全球战略。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资将重点用于海外供应链建设,目标在北美复制国内 "极简SKU+数字化管理" 模式。
然而,中美之间愈演愈烈的关税大战令霸王茶姬的赴美IPO蒙上了阴影。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三接受福克斯财经新闻网(Fox Business Network)节目“与玛莉亚早晨有约”(Mornings with Maria)专访。
他表示:美国的盟友希望与美方官员讨论,如何重新平衡对中国的贸易政策。
他提及:“这是我们这次的最大收获。美国正努力重新平衡,朝更多制造业发展。中国则需要转向更多消费。”
贝森特同时称,不排除使中国企业从美国交易所退市。
自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关税后,中概股跟随美股集体大跌,中概股指数连续三天跌幅接近20%,一度跌至去年9月低点,显示了中美贸易冲突对中概股造成的重大影响。
据分析,如果霸王茶姬在北美开店拓展业务,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会面临以下麻烦:
1. 原料进口成本激增
霸王茶姬核心产品 "伯牙绝弦" 的茉莉雪芽茶底依赖中国云南茶园供应。按照美国最初关税政策计算,中国茶叶进口税率从15%上调至34%,这意味着每公斤茶叶的进口成本将增加1.8美元。以2024年采购1.3万吨原叶茶计算,仅茶叶一项年成本将增加2340万美元。若北美门店无法实现本地供应链替代,单杯茶饮的原料成本将上涨0.15美元,直接侵蚀20.3%的净利率。如果美国进一步加高关税,成本将难以承受。
2. 设备与包装材料涨价
霸王茶姬的全自动奶茶机、冷链设备等核心设备主要从中国进口。美国对机电产品加征50%关税后,单台设备成本从3万元人民币飙升至4.5万元。此外,环保包装材料因涉及 "中国制造" 标签,关税成本占比从5%升至18%,单店年均包装支出增加1.2万美元。
3. 物流与仓储成本重构
为应对关税,霸王茶姬计划在北美建立区域分仓,但洛杉矶仓储租金已较2023年上涨40%。同时,跨境物流时效从72小时延长至14天,导致库存周转率下降25%,资金占用成本增加约5000万元。
4. 估值体系承压
中概股整体估值受关税战拖累,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年内波动率达32%。消费类中概股尤其敏感,阿里巴巴因供应链问题股价较2024年高点下跌41%,这可能导致霸王茶姬的IPO估值从预期的30亿美元缩水至20亿美元区间。
同时,作为消费类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赴美IPO目前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选择纳斯达克而非港股,霸王茶姬瞄准的是国际资本对消费品牌的估值溢价。但这条道路布满荆棘:
中概股信任危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阴影未散,2024年中概股超2/3破发。霸王茶姬需通过SEC严苛的审计流程,证明其供应链数据和财务表现的真实性。
地缘政治风险:快时尚巨头Shein被迫放弃美国转战伦敦,反映出中企赴美上市的敏感性。霸王茶姬需平衡中国茶文化输出与海外市场合规要求,此前其曾因全球媒介团队沟通问题致歉。
竞争格局重构:星巴克市值超千亿美元,而霸王茶姬投后估值仅30亿元,差距显著。如何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满足国际消费者口味偏好,是其全球化成败关键。
当然,霸王茶姬前期的出海扩张经验也有助于其在北美的业务扩张。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海外门店达156家,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新加坡首店开业三天接待超万人。通过 "区域分仓+冷链配送" 体系,实现48小时原料触达,成功复制了中国供应链模式。
另外,霸王茶姬也在努力绕开美国关税壁垒。
霸王茶姬已启动 "北美茶园计划",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乌龙茶品种。预计2026年实现30%原料本土化。同时,其与加拿大枫糖浆企业达成合作,用枫糖替代部分进口糖,单杯成本下降0.08美元。
同时,借鉴理想汽车 "墨西哥模式",霸王茶姬计划在美墨边境建立茶饮原料加工中心,利用USMCA协议规避关税。该中心预计2025年底投产,初期产能覆盖500家门店,可减少34%的关税支出。
霸王茶姬还聘请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组成游说团队,推动将茶饮原料纳入 "关键农产品" 豁免清单。
在关税战风暴下,霸王茶姬能否顺利走通赴美IPO之路?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