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战,正在分裂东南亚
尽管东南亚地缘政治影响力巨大,但其分裂程度却空前严重。从马来西亚到印尼,各国各自寻求美国减免关税,削弱了各自的集体影响力。本周末,它们有机会在一个地区论坛上展现团结的阵线——此举将确保它们作为一个能够规划自身未来的区域联盟,继续保持可信度。
预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出席周日在马来西亚开幕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十国会议。该地区位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中心地带,对全球贸易和安全至关重要,该地区是美国和中国战略的核心区域,国内生产总值总计约为4万亿美元。
但东盟并未践行其“多元一体”的座右铭。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依赖于双边谈判,许多领导人似乎渴望配合,以期获得短期利益。
在峰会前夕,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不顾国内反对,亲自向特朗普发出邀请,试图争取优惠贸易条件。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被拍到在麦克风前询问这位美国领导人是否可以见他的儿子,据说双方讨论了一项商业合作。深陷边界争端的泰国和柬埔寨称赞特朗普促成了两国之间不稳定的停火。柬埔寨总理洪玛奈甚至表示,他正在提名美国总统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双边协议帮助一些东南亚国家避免了特朗普“解放日”关税带来的最坏情况。但这种做法并不可持续。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东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协调员乔安妮·林指出,每一项让步都会削弱东盟的共同影响力。“双方没有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并不意味着该地区没有其他共同行动的方式,”她说道。“成员国仍然可以协调立场,并表明共同的贸易原则。这将具有重要意义。”
东盟的分歧不仅仅局限于贸易。尽管举行了多场高层会议,但东盟仍未能对泰柬争端和缅甸危机做出有意义的回应。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称,这些挫折“不仅损害了东盟的和平与稳定,也损害了东盟的信誉”。在如何应对北京在南海问题上日益强硬的态度上,东盟仍然存在类似的分歧。
其后果正在公众情绪中显现。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的《 2025年东南亚状况调查》显示,该地区约35%的受访者认为东盟在应对快速发展的危机方面行动迟缓,并担心其可能陷入无关紧要的境地。
东南亚一直是大国竞争的核心,但随着美国和中国在影响力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竞争风险也随之上升。特朗普访问马来西亚可能为美国-东盟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定打开大门,有助于缓解东盟的经济忧虑。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正派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参会,力争在年底前达成升级版的自由贸易协定。华盛顿和北京将在峰会上举行会谈。日本新当选的首相高市早苗预计将在峰会上首次以外交身份出席。据报道,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缺席此次峰会。
此次论坛举行前几天,特朗普和中国国家领导人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会面。如果此次会面真的举行,将决定美中关系的未来走向。任何缓和或升级都将对东南亚产生直接影响。
为了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竞争中的棋子,东盟需要在关税和领土争端方面采取行动。东盟可以向华盛顿提交一个联合关税框架,并概述共同原则。诚然,这需要习惯于双边交易的国家之间进行协调,但风险足够高,值得坚持下去。作为今年的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通过其新成立的地缘经济理事会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一步,该理事会正在探索深化区域合作的途径。
东盟也拥有重建可靠边界或海上争端管理方式的工具。过去的努力大多是象征性的,但它们证明了合作是可能的。
特朗普离开马来西亚时,可能会再度引发关于协议和外交的讨论。东盟面临失去自主权的风险。这对东盟的未来远比严格的关税制度更不利。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