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将把AI芯片产量提高三倍,与美国竞争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随着中国与美国竞相开发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芯片制造商正寻求明年将国内人工智能处理器的总产量提高两倍。
受此报道影响,中国股市芯片股集体大涨,寒武纪收涨15.73%,成为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中芯国际也大涨17.45%,同样创出历史新高。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一家专门生产华为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制造工厂计划最早于今年年底投产,另外两家工厂也将于明年投产。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新工厂的具体所有者是谁。华为否认计划建立自己的工厂,也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中国企业也在竞相开发符合DeepSeek倡导的标准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DeepSeek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华为的最新产品被视为能够满足DeepSeek要求的产品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三家新工厂的产能一旦全面达产,将超过目前中国领先的晶圆厂中芯国际同类生产线的总产量。
知情人士补充说,中芯国际还计划明年将7纳米芯片产能翻一番。7纳米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量产芯片。目前,华为是中芯国际此类处理器生产线的最大客户。
因此,寒武纪、MetaX(沐曦)和Biren(壁仞科技)等规模较小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将能够获得中芯国际更大的产能分配,从而刺激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形成的竞争,填补美国对英伟达实施出口禁令之后留下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是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核心。美国已限制英伟达生产的顶级人工智能处理器进入中国,以遏制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努力。
一位中国芯片制造商高管表示:“国内产量不会成为长期问题,尤其是明年所有产能都将上线。”
DeepSeek上周宣布,其模型现在使用一种FP8数据格式,旨在适应下一代国产芯片,但未具体说明是哪家供应商。
消息公布后,寒武纪科技和中芯国际等中国上市半导体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
华为的910D以及寒武纪的690被视为支持Deepseek标准的领先产品,而多家较小的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在加速开发其版本。
DeepSeek选择这种数据格式,可以提高了硬件效率,但牺牲了精度,这可以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竞争提供一种途径,即使他们的芯片比英伟的领先产品落后几代。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开发和优化这些中国芯片,使其能够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生态系统中训练和运行中国模型,那么有一天,当我们回顾这一转变时,会发现它对DeepSeek来说是一个更加重要的时刻,”该芯片制造商的高管表示。“这种前所未有的合作可以弥补我们硬件能力的不足。”
然而,这样的努力需要计算芯片制造商与内存和连接硬件制造商,以及支持它们所需的软件工具制造商进行多年的合作。
中国也在推进其他关键领域的发展,比如存储芯片。目前,存储芯片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主导,而这些领域均受到美国出口管制。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先的内存厂商长鑫存储正在测试“HBM3”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样品,计划于明年推出。该产品仅比英伟达芯片使用的最先进的内存产品落后一代。
据《金融时报》报道,尽管DeepSeek已在中国芯片上进行了小规模的早期研究,以证明其技术可行性,但该团队目前的模型训练是在英伟达芯片集群上进行的。一旦更多中国国产芯片适应其标准并提升性能,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需求催生创新,”一位投资了多家中国半导体和大型语言模型初创企业的投资者表示。“硅谷的公司甚至懒得去做DeepSeek正在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想要多少先进的英伟达芯片就有多少。”
在上海上市的寒武纪科技今年获准融资约6亿美元。包括壁仞科技和沐曦在内的四家规模较小的AI芯片制造商正寻求最早在今年年底上市,它们在IPO前几轮融资中总计融资约30亿美元。
如果成功的话,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公司之间的协调,可能会响应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挑战英伟达全球领先地位的号召。
梁文锋去年对中国媒体表示:“英伟达的领先地位并非一家公司独创,而是整个西方社会和产业共同努力的成果。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同样的生态系统。中国需要有人站在这种发展的前沿。”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