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收紧对华输出芯片设备!两大韩企躺枪
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和SK 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移出“已验证最终用户”(Validated End User)授权名单。
此举将要求各公司必须获得此类货物的出口许可证,该法规将于9月2日公布,计划于2026年1月1日,即120天后生效。
这一举动表明,美国政府计划撤销此前允许在华外国半导体制造商使用美国设备的宽限期。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表示仍将批准允许企业在中国运营现有晶圆厂的许可证申请,但并不打算授予允许企业扩大产能或升级到更先进制造技术的许可。
此前,“已验证最终用户”待遇使美国供应商能够更轻松地运送设备。预计这一转变将抑制包括KLA、Lam Research和Applied Materials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对华设备销售。
韩国官员警告称,全球芯片供应链可能因此中断,并表示首尔将向华盛顿施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SK海力士表示,将与韩国和美国当局密切合作,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尽量减少业务受到的影响。
行业分析师表示,这项措施可能加速中国国内替代产品的采用,并使非美国供应商受益。《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克里斯·米勒警告称,尽管该政策加强了美国的管控,但如果进一步措施不针对中国代工厂,则有可能创造中国设备制造商以及美光等内存芯片竞争对手可以利用的市场空间。
美国此次撤销“已验证最终用户”待遇是继2022年实施全面出口管制之后的又一举措,该措施限制了美国向中国销售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此前,美国商务部曾给予部分豁免,允许全球晶圆厂继续运营;这些临时许可现已被取消,显示美国对半导体技术转让采取了更严格的立场。
VEU是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机制,由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负责管理并执行相关规定。
正常情况下,企业从美国进口受管制物项,往往需要逐笔申请出口许可证,程序复杂且耗时较长。而列入VEU特别授权清单的企业,则无需再单独申请出口许可证,能相对顺畅地获取美国技术和产品。
2012年,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落户西安高新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三星西安工厂总投资累计达260亿美元,是该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之一。
SK海力士在中国有三家工厂,分别是无锡DRAM厂、大连NAND闪存厂和重庆封装厂。其中,SK海力士大连工厂是从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收购来的资产。2020年10月,SK海力士与英特尔达成协议,以90亿美元整体收购后者NAND闪存及SSD业务。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