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遭自家大客户“围攻”!但“护城河”仍可保证利润
英伟达自己的大型科技客户准备占领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相当大份额——这最终可能会侵蚀英伟达的利润。
科技巨头们一直在采取行动,加强其内部芯片制造业务。OpenAI通过租用微软和CoreWeave数据中心的云空间成为英伟达芯片的大客户。OpenAI表示,它将与博通合作,开始设计自己的定制芯片。
Meta于9月底宣布了一项收购芯片初创公司Rivos的计划,以加强其自主芯片研发。亚马逊今年夏天表示,其名为“Rainier项目”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正在“顺利进行”,该项目将为人工智能开发商Anthropic提供数十万块Trainium2芯片。分析师表示,Anthropic已在数据中心部署的芯片需求已大幅增长。
虽然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由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单元)占据,但以Alphabet旗下的谷歌、亚马逊和微软为首的科技公司也与芯片制造商博通和Marvell Technology合作设计定制芯片。
分析师解释说,这些芯片价格更低,而且针对这些公司的软件进行了更好的优化。虽然这些大型科技云提供商不像英伟达那样向其他公司出售实体的独立芯片,但这些公司内部使用自己的芯片运行其人工智能模型,而他们的云客户也可以选择使用这些定制芯片以更低的成本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摩根大通在6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到2028年,谷歌、亚马逊、Meta和OpenAI等公司设计的定制芯片将占据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45%,高于2024年的37%和2025年的40%。其余芯片市场由GPU生产商占据,即英伟达及其竞争对手AMD。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有充分的理由设计自己的芯片。
Seaport分析师杰伊·戈德堡表示:“对于所有正在考虑定制芯片的超大规模企业来说,其战略角度在于他们不想被英伟达垄断。” 分析师表示,使用英伟达AI芯片的成本高得惊人,这意味着云服务提供商出租这些芯片的利润低于出租自有芯片的利润。
“英伟达现在必须与其客户竞争,”戈德堡补充道。
虽然科技公司的定制芯片广泛用于运行内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但据报道,谷歌已于9月开始向一家云服务提供商出售其名为TPU(张量处理单元)的人工智能芯片——此举将使其与英伟达等公司直接竞争。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估计,谷歌的TPU业务加上其DeepMind人工智能部门的价值将达到9000亿美元,并表示这“可以说是Alphabet最有价值的业务之一”。
“谷歌的TPU是英伟达的最佳替代品,过去 9-12 个月,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卢里亚在9月份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如果谷歌将其系统对外销售给客户,那么需求就会存在,尤其是来自知名前沿AI实验室的需求。”
总体而言,Seaport的戈德堡表示,根据他对整个AI芯片供应链的了解,他预计2026年“定制芯片领域将出现大量新动作”。
大型科技公司在芯片业务发展中处于不同阶段。分析师表示,谷歌十多年来一直在开发名为TPU的人工智能芯片,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谷歌于2015年通过收购芯片初创公司Anapurna Labs推出首款TPU,并于2020年发布首款Trainium芯片,而亚马逊则在一年后开启了自研芯片之旅。与此同时,微软于2023年推出了首款定制的Maia人工智能芯片,但已落后于同行。
虽然定制芯片的使用成本可能更低,但人工智能开发人员通常更喜欢英伟达的芯片,因为它们附带软件堆栈。
尽管英伟达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但Futurum Group分析师大卫·尼可尔森表示,科技巨头的定制芯片努力最终将蚕食英伟达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英伟达目前的利润率会下降……因为你拥有所有这些不同的定制硅加速器(芯片),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市场存在这样的机会。”
在最近的一次播客节目中,当被问及定制芯片带来的竞争威胁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此表示了否认,他表示,英伟达不仅仅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它提供的是全套服务器系统,而不仅仅是单个GPU。在很多情况下,英伟达的客户只是在构建单个芯片,而英伟达则设计了大型服务器机架,其中包含多种自主研发的芯片,从Blackwell GPU到基于Arm的中央处理器(CPU),以及允许芯片之间相互通信的网络产品。
黄仁勋在9月份接受“BG2”播客采访时表示:“我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内构建所有芯片的公司。”
一些分析师还认为,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如此之大,科技公司有空间扩大定制芯片业务,而不会挤占英伟达的市场。
美国银行的维韦克·艾瑞亚和 DA Davidson的吉尔·卢里亚在不同的采访中都表示,定制芯片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并不重要”。
艾瑞亚解释说,这是因为英伟达“成功地持续扩大了市场规模”。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英伟达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和与其客户竞争的“新云”公司。从2020年到今年9月,英伟达已向人工智能公司投入了价值4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增长和需求非常巨大,”卢里亚说。“我们将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而且(人工智能)模型也变得越来越有用,也就是说,未来几年,这块蛋糕会变得更大。”
他补充道:“英伟达的增长速度不会跟上市场,但由于市场增长如此之快,他们仍然能够增长。”
这也减少了对 英伟达的担忧:并非所有开展定制芯片业务的科技巨头都会对英伟达的主导地位构成同等威胁。
“然而,自主研发硅片的缺点是难度很大,”戈德堡说道,“我认为最终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