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黑石集团香港“炒楼”被套!11年前购入的商业房产价值腰斩
据彭博社报道,全球最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美国黑石集团 (Blackstone Inc.)11年前在中国香港地区购买的一处商业房产,价值已被腰斩。
2014年,黑石集团押注香港商业房地产行业,斥资7亿港元(9000万美元)在繁华的旺角区购买了一块2万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间,瞄准寻求名牌服装的中国大陆游客。此处建筑曾经营著名跨国服装品牌Forever 21,后该品牌申请破产。

彭博社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如今这块地的价值不到当时的一半。
黑石集团正在与台北富邦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商谈重新协商该物业的贷款条款。该建筑目前的主要租户是一家24小时健身房和一家户外装备商店。
黑石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位于纽约,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史蒂芬·施瓦茨曼。
高力国际的数据显示,黑石集团的投资失败,体现了全球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2010年至2019年期间,这些基金向一度繁荣的香港商业地产市场投入了170亿美元。从基汇资本到施罗德投资这样的投资者正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是将更多资金投入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将资金拱手让给贷款机构。
“目前,我们还没看到多少私募股权公司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破产和重整服务提供商Perun Consultants的董事Dick Tang表示。“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当他们在撤资或退出投资方面遇到困难时,帮他们处理赎回问题。”
香港政府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香港零售空间平均价格较2018年峰值下滑41% 。写字楼空置率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其价值也下跌了49%。
这正在侵蚀许多银行贷款背后的抵押品价值,从而可能导致追加保证金、再融资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不良资产处置。
知情人士称,黑石集团仍在支付其借款利息,并一直在与富邦银行进行谈判。与此同时,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截至10月第一周,富邦银行尚未降低其贷款利率。
其他私募股权公司和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在维多利亚港对岸,由香港基汇资本的太古城中心三期和四期商业资产正陷入困境。2019年,该公司与恒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150亿港元的价格共同收购了该物业。目前,写字楼空置率居高不下。
太古城中心大厦的租金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预计恒力将弥补35%的缺口,而基汇资本则按其在物业中的持股比例出资剩余的65%。但知情人士去年6月表示,自2023年9月以来,恒力一直未投入任何资金,这促使基汇资本不得不用自有资金填补全部缺口。
经过约一年与银行的谈判,基汇资本终于在5月份成功修改了贷款条款。知情人士当月表示,银行同意提供一项重新调整后的贷款,初始期限为两年,并自动延长一年。此外,贷款方可自行决定是否延长两年。
高力国际香港资本市场及投资服务主管Thomas Chak表示:“许多基金经理会尽力与银行合作,以尽可能地保住资产价值。” 他补充道。
有时,决定权并不掌握在基金本身手中。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私募股权公司背后的一些投资者一直不愿投入更多资金,担心股权价值可能所剩无几甚至荡然无存。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